Logo



小学知识与教育(小学知识与教育课程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有哪些?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如下: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古代的小学教育过程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3、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4、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5、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

学龄儿童(

6-12

岁)

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

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

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

、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

、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

、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

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

、南洋公学外院

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

3

1904

年清 *** 颁布了《癸卯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

中学堂、

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

清 ***

1904

年颁布了《奏

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

、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

、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

、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

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

2001

年开始了第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有哪些?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

口诀:个体(本体功能)+社会(派生功能)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口诀:龟(规模)速(速度)够(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3、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两再(劳动力、科学知识)一新(技术创新)促生产

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体质)内(内容)两权(领导权、受教育权)一目的(目的)

5、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人才)鱼(舆论)公主(民主)促政治

6、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口诀:两传(传递和传播)选(选择)新(更新)促文化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什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等。

1、教育基础

重要程度:占总比20%。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题。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

重要程度:第二、三章占总比30%。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于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发展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有关活动。

3、班级管理

重要程度:第二章+第三章占总比31%。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知识,能够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

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占总比50%出题方向:单选、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篇1

【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常见的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一职能型、矩阵型等。

1.直线型

直线型结构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学校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型结构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每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级关系明确,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其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于应付。

2.职能型

职能型组织机构模式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缺点是容易破坏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导。

3.直线一职能型

直线一职能型也被称作是直线一参谋型或者U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被称作直线主管的参谋,在特定的范围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业务指导,或者受直线主管的委托在特许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指挥权。

4.矩阵型

矩阵型结构是由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任务系统。其优点是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够根据特定需要和环境动态的变化;有利于把不同部门、具有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攻克各种复杂的难题。缺点是在资源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复杂性。

【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

1.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包括: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和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收集和分析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反馈信息;安排校长的重要日程;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2.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全体教学工作。教务处的职责包括: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同时兼管学校中教学业务有关的科室。

3.政教处

政教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的职责包括:组织和设计各种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各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等。

4.总务处

总务处是学校后勤丁。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经费、物质和综合服务:总务处的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

5.教研室

教研室是由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学校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研室的职责包括: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学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安排教学培训等。

6.年级组

年级组是由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年级组的职责包括:协调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间的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篇2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教育的属性;

3、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5、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著作、观点;

6、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7、教育目的;

8、教育制度;

9、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丁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察哪些知识和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考生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小学知识与教育 

发布者  :  访客  2023/03/28  回复

创新)促生产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

发布者  :  访客  2023/03/28  回复

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

发布者  :  访客  2023/03/28  回复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 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 、 2001 年开始了第 八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

发布者  :  访客  2023/03/28  回复

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篇2

发布者  :  访客  2023/03/28  回复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


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