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PPT)
本文目录一览:
- 1、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
- 2、垂体后叶素作用机制
- 3、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影响
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
垂体后叶素是人体当中重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激素药物。垂体后叶素,也是调节人体内环境,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的主要激素水平,那么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是从牛、猪的垂体后叶中提取的粗制品,内含缩宫素和加压素,故对子宫平滑肌的选择性不高,在作为子宫兴奋药的应用上,已逐渐被缩宫素所代替。它所含的加压素能与肾脏集合管的受体相结合,增加集合管对水分的再吸收,使尿量明显减少;可用于治疗尿崩症。加压素对未孕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妊娠子宫反而作用不强。加压素还能收缩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在肺出血时可用来收缩小动脉而止血。它也能收缩冠状血管,故冠心病者禁用。此外,加压素尚有升高血压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1.催产素小剂量可增强妊娠期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的作用。2.加压素(vasopressin)有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抗利尿及升高血压的作用。3.作用比麦角快但维持时间短(约0.5h),常与麦角合用(维持时间可达1h)。 静滴:由0.1U/分钟开始,可逐渐加至0.4U/分钟;静注:5~10U/次,每6~8小时1次;肌注:5U/次,2~3次/日。用于尿崩症。肌注:4~20U/次,可持续48~96小时。用于引产或催产。小剂量稀释后缓慢静滴,一般1U溶于500ml液体中。
含缩宫素和加压素两种不同的激素。缩宫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用于产后出血、子宫复旧及不可避免流产等。加压素可收缩小血管平滑肌,并有抗利尿作用,剂量加大时也有升血压作用,能使肺血管收缩和肺循环血压降低,肺血管破裂处得以血栓形成。含抗利尿素,增加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使尿量明显减少。
垂体后叶素是处方药,一般只用于注射,口服无效,一般大众是不会用到这个药,所以只是对它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主要对平滑肌有强烈收缩作用,可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因为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比较强烈,所以一般大众是不能自行使用。垂体后叶素实际上是复方的,含有缩宫素,一般用于引产、催产,都会有用缩宫素。建议你在大夫的指导下用
如何处理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各种不适?
首先我们要了解脑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垂体后叶素成分为精氨酸加压素( AVP) 和催产素。
加压素对肺部、胃肠道小动脉毛细血管有较强的收缩作用,故能有效地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但同时加压素对冠体动脉和胃肠道平滑肌也有收缩作用,故常引起胸闷、腹痛等不良反应,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用此药时要慎防发生心绞痛。
AVP 受体有 3 种亚型, 分别为 V1a、V1b和 V2受体,其中 V2受体主要分布在肾脏集合小管, 该受体兴奋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利尿作用:①通过环磷酸腺苷( cAMP)途径, 增加肾皮质和肾髓质外层集合管腔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 促进高渗尿形成;②增加 NaCl 在髓质的转运率, 从而发挥抗利尿作用。 同时细胞外液的增加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进而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水被保留而尿钠排出增多,大量钠排出体外导致体内缺钠,而水分大量重吸收后储留于体内,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严重时出现脑水肿,引起低钠性脑病。
我们可以应用消心痛和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胸闷、腹痛等副反应。那如何预防、处理更加危重的低钠性脑病呢?
在脑垂体后叶素使用期间,应该动态监测钠离子水平。建议每日监测 1 次离子,稳定后可每 3 d 监测 1 次。其次限制水摄入量,通常在 800 ~ 1 200 ml/d, 饮食上适量增加盐量。持续静滴垂体后叶素者, 应于 12 h 起静脉注射 20% 甘露醇 125 ~ 250 ml,每天 1 ~ 2 次,使其利尿,以防止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
垂体后叶素作用机制
垂体后叶素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垂体后叶素中含有催乳素和抗利尿激素,对于孕晚期频繁上厕所的产妇来说是有一定的帮助的,那么垂体后叶素作用机制是什么?
垂体后叶素作用机制?
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用药后由于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来治疗咯血。
大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内咯血量超过600ml以上者,大咯血的并发症包括窒息、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及失血性休克,其表现有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少等。
药物治疗大咯血除了可选用垂体后叶素,还可用血管扩张剂。它能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当中,起到“内放血”的作用。对于使用垂体后叶素禁忌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患者尤为适用。对血容量不足患者,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此药。
阿托品、山莨菪碱对大咯血患者亦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一般止血药主要通过改善凝血机制,加强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
综上所述,上文的内容应该对大家对咯血的了解都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心中依旧存在疑问的话,不妨继续浏览相关的文章,对疾病的各个方面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垂体后叶素的用法用量?
垂体后叶素能够被用在催产或者引产,通常垂体后叶素的用法用量是什么呢?
垂体后叶素可静注或静滴,静滴加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500ml稀释后慢滴,静注加5%葡萄糖20ml稀释慢注。大量肺咯血,静注10单位。
如果用于催产和引产时,2.5-5单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01单位/ ml,静脉点滴,起始不超过0.001-0.002单位/分钟,每15—30分钟增加0.001-0.002单位,直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相似。最快0.02单位/分钟。
通常孕妈妈要对自己胎动情况进行监控,在如果已经到了妊娠期40周之后,可以大概隔了3-7天的时间就来复查一次胎心监测,也可以进行B超来了解一些自身羊水量。
因垂体后叶素对子宫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还有升压作用,故不宜用于引产或催产。用药后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停药。
垂体后叶素多用于呼吸内科的咯血,比如是支扩的咯血,或者结核空洞等引起的咯血等。因为它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所以有一些情况不能用,比如有冠心病以及妊娠等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是在预产期过了之后才采取的措施。这是为了避免宝宝宫内缺氧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影响
垂体后叶素在产科上主要是用于催产或者是引产,作用的机理就是注射之后引起子宫的收缩,缩短妊娠时间达到催产的效果,主要是用于孕晚期胎儿有异常的孕妈。那么,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垂体后叶素对子宫的影响
垂体后叶素的主要作用是对平滑肌有强烈收缩作用,可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由于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比较强烈,一般临床上的垂体后叶素实际上是复方的,含有缩宫素。你现在产后子宫恢复的不完全,用垂体后叶素主要是帮助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恢复的。
垂体后叶素的作用机制就是有收缩毛细血管引起血压升高的作用。一般可用尿崩的病人,同时垂体后叶素还具有一定的催产功能,让平滑肌强烈收缩的作用。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子宫不全的病人。但是这个药物不能自己随意使用他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子宫收缩主要是跟体内激素的代谢是有关系,那么产后可以应用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这一类的药物,来起到一个缩宫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性的治疗或者仪器,来帮助子宫的收缩。而且还有一种比较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就是妈妈们哺乳。垂体后叶素一般的作用是可以帮助子宫平滑肌恢复,引起子宫收缩,还能增强乳腺平滑肌收缩,促进排乳等,一般用于治疗宫缩不良所致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但是要注意的是垂体后叶素还能使血压升高,所以建议高血压的患者慎用。
垂体后叶素治疗咳血
咯血的原因很多,全球范围内咯血最主要的原因是结核感染。据估计全球 1/3 的人口有结核感染,而其中 10% 的人群终将发病。30% 的肺结核会有咯血,但大咯血罕见。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肺咯血患者的常用及有效的药物之一。但由于某些患者,特别是老年肺咯血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而限制了该药的应用,而应用硝酸甘油,既防止了心脑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又增加了止血效果,但应注意两药的剂量问题。当两药同时应用时,若患者血压升高、心悸、胸闷、恶心、腹痛、腹泻时,考虑垂体后叶素用量较大,此时应减少垂体后叶素剂量,或加大硝酸甘油剂量,同时安慰和关心患者,让患者保持镇静,以免因过度紧张加重肺出血。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额部出汗、四肢发凉、心率增快时,考虑硝酸甘油用量过大,应减慢硝酸甘油用量,或停用硝酸甘油滴入,适当抬高下肢
以增加回心血量。